大家知道,轴承(这里主要指滚动轴承)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举足轻重不可缺少的基础零部件。虽然其兴起不过百余年历史,但因其关系国计民生,世界各国都不遗余力地发展本国轴承工业,赁借高超的现代科学技术,轴承生产品种已超过十余万种,质量优异,性能超群,为世界机械工业及其它产业的发展、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但是,各国轴承工业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,甚至十分悬殊。即使条件具备、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划,也因效益等诸多方面的考虑,不可能所有品种都大量生产而不顾及经济效益,一切都自给自足是十分原始的想法,现代的国家都使泱泱大国也难以做到万事不求人。人类社会是全人类共同的世界,思想交流,文化交流,物质交流乃是大势所趋的潮流。SKF代理的轴承国际贸易正是乘这种历史潮流应运而生,不断发展的。
滚动轴承出现得比较晚,它是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发明的。至元十三年(1276年),元朝政府决定改革历法,调王恂、郭守敬主持其事。郭守敬认为,要创制一部好的历法,首先要进行天文观测,而观测又离不开仪器,于是他首先主持了制造仪器的工作。经过他的刻苦钻研,先后设计、制造了近20种天文仪器,其中的简仪是对传统的浑仪进行了革命性改革而成的。简仪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在世界上领先300多年,直至1598年欧洲天文学家第谷发明的仪器才能与之相比。简仪的结构进行了多项改革,整个仪器显得简单,观测时方便。为了减少固定的百刻环与游旋的赤道环之间的摩擦阻力,郭守敬在两环之间安装了4个小圆柱体。这种结构与近代滚柱轴承的原理相同。郭守敬的简仪本放在元大都燕京,明太祖朱元璋平定燕京后,把元代天文仪器搬到江南鸡鸣山观象台。
清康熙年间才迁回北京。康熙五十四年(1715年),西洋人纪利安奏请制造地平经纬仪,将元、明两代旧仪充作废铜使用,郭守敬的简仪可能是此时被毁。现陈列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简仪,系明正统年间按元代原仪仿制。单就滚柱轴承而言,我国的发明早于西方约200年。
中国的轴承的种类繁多,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,一类为“滑动轴承”,另一类为“滚动轴承”。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称为滑动轴承,其轴被轴承支承的部分称为轴颈,与轴颈相配的零件称为轴瓦。轴承在液体润滑条件下,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直接接触,可以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。在支承零件和彼此相对运动的零件间作滚动运动的轴承,称为滚动轴承,滚动摩擦要比滑动摩擦小得多。